【開箱】Santa Cruz Pickguard
【開箱 Unboxing】 這把充滿故事的Santa Cruz OM Deluxe約莫20多年前由林慧哲老師出借給董運昌老師錄製「再見,太湖船」一曲,收錄在專輯「那年我們彈吉他」 現如今這把琴由董老師收藏,護板因材質老化而損壞,不得不先將其拆下卻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曬痕;正好近期因維修相關問題與Santa Cruz原廠保持聯繫,順道提問了重製護板的可能性,沒想到原廠不但立馬接單製作火速寄出還感謝我們照顧他的生意 (大笑
【隨筆】Ep4 沒有調節桿?
前面提到了鋼筋失效,以及損壞的情況會產生S級難度的維修工事,那有沒有比這更困難的?還真的有!
沒有鋼筋連調都不給你機會調了!!
【隨筆】Ep3 調節桿斷裂
如果你的Martin曾經有自己調整琴頸鋼筋的經驗,那麼也許遇過一個問題:扳手不夠長回到Martin的單向鋼筋,這次真的出事了 如果你有自己調節過鋼筋的話,是否遇到很緊轉不動或是過程中的異響(通常會是突然啪的一聲),感到很困惑與緊張是不是壞了對嗎? 一般來說轉鋼筋會造成的損壞有2種,一種是琴頸爆掉,另一種是鋼筋爆掉!
【隨筆】Ep2 Lowden調節桿失效
一天接到Guitar Kids 吉他寶貝樂器店的詢問,說能不能處理Lowden換鋼筋?一時間腦中閃過曾處理過Lowden琴頸重置的案例,雖不是非常困難但也相當棘手,獨家特色的霧面膚感漆是很難局部重建甚至處理到船過水無痕的,何況是打開指板這麼大的影響範圍。經詳細詢問後,原由是這樣的:
【隨筆】Ep1 Martin琴頸鋼筋(調節桿)
如果你的Martin曾經有自己調整琴頸鋼筋的經驗,那麼也許遇過一個問題:扳手不夠長! 但其實Martin有一段時期(概略是198x到199x),使用普通長度的扳手就碰的到調整口,同時這種鋼筋只有"單向"的功能。
【琴友提問 #3】為什麼吉他包邊會開膠?
身為在第一線經手各式各樣琴的維修師,是如何一眼判斷初見琴的品質好壞與去留? 這也是琴友送修時經常提到的問題,為什麼買了知名品牌,或頂級配置的木料,或獨立制琴師作品,彈起來卻感覺很”不好”呢?
【琴友提問 #2】導線孔鬆了該怎麼辦,為什麼?
身為在第一線經手各式各樣琴的維修師,是如何一眼判斷初見琴的品質好壞與去留? 這也是琴友送修時經常提到的問題,為什麼買了知名品牌,或頂級配置的木料,或獨立制琴師作品,彈起來卻感覺很”不好”呢?
【修理人開講 #2】維修師在工作台會看些什麼?
前面花了一些篇幅敘述維修師基本看一把琴的方法與背景知識,相信你已經發現了,其實粗略判斷一把琴可不可留是很容易的,也許哪天你正試彈一把低於市價的新品或二手琴在天人交戰,內心充斥難以言喻的疑問時能給予一些理性思考的方向。
【修理人開講 #1】維修師拿到一把琴會看些什麼?
身為在第一線經手各式各樣琴的維修師,是如何一眼判斷初見琴的品質好壞與去留? 這也是琴友送修時經常提到的問題,為什麼買了知名品牌,或頂級配置的木料,或獨立制琴師作品,彈起來卻感覺很”不好”呢?
【琴友提問 #1】 奇怪的小雜音
為 什麼我按特定和弦時會有很大很惱人的雜音呢?是不是琴壞掉了? 根據琴友的示範與描述,我們梳理出點播率最高的幾項構成要件: .有使用調弦法 .有按456弦任一條或橫按 .通常在按中高把位並彈撥高音弦時 .鬆開123弦任一條雜音即消失 .換調弦法雜音會出現在不同位置 .換新弦剛開始可能有好一點 若您滿足了幾項條件,並可以輕易且重復的製造出影片裡示範的雜音,那麼很容易的可以診斷這把琴"打弦"了;不同的是他打在上弦枕至按壓琴格之間的位置,或者更精確的說,打弦位置有很高的機率是在第一格,我們稱這個情形為
【簡易開箱】Fishman Matrix Infinity Mic Blend (For Ukulele)
官網產品資訊 Fishman的Infinity一直是很不錯的下枕式拾音器,尤其主機整合在jack上體積小,也很適合烏克麗麗使用 因此也是不少烏克麗麗玩家選擇拾音器的口袋名單之一 但唯一的問題是,沒有麥克風!!讓不少樂手玩家為了演出效果抱憾而選擇其它產品 如今總算盼到它大改版了,而且可以選擇是否有mic的版本 內容物: a. 主機連著1.電池扣 2.VT盤(音量&音色) 3.Blend盤(mic比例)
【技研】如何安全的寄送吉他
如何安全的寄送吉他?肯定不是上圖這樣喔!
【雜談】2019 Tommy Emmanauel 台北演奏會
轉貼自弦風音樂粉絲專頁 時隔多年再次見識到Tommy本人的現場魅力,十多年後這位老頑童的彈奏速度與爆發力等等等等竟然都比當年更恐怖! 首度來台的宣傳海報 以當時的風氣,Tommy聚集了盛況空前的台灣Fingerstyle聽眾 當年還沒有嚴格要求,湯大叔很熱血的每個人都有簽名+拍照大放送 你沒看錯,我以前頭髮也是挺多的。跟Andy兄一樣。 而Andy則說當年來台北是他人生第一次的海外表演,那時我還沒開始拿起吉他呢! photo from Andy
【雜談】每張專輯的背後
其實已經聽過許多許多遍了,我喜歡在不需集中耳力的工作狀態中播放著跟吉他有關的純音樂,江湖稱”Fingerstyle”,”吉他演奏”,”指彈音樂” 隨你喜歡的稱呼,指的都是同一件事 - 一把吉他,一個人彈,不再加入別的聲音。在緊湊的家事、工作兩頭燒到一個段落後,近來總算得以靜下心來翻翻專輯內頁,重新面對面的品味這張專輯。 圖片轉載自"張仲麟 Chung Lin"粉絲頁 曾有音響發燒友問我:你知道世上最美的樂器是什麼嗎?他答道,是人的歌聲。一向不愛聽有歌詞的音樂的我,也在當年惡搞無間道CD Pro2的影片瘋傳下,知道蔡琴唱歌很好聽,用破破的MP3播放器加上文具店的99元耳機都感受的到那股磁性的魅力;所以我並不否認那位發燒友人的答案;只是在我心目中,木吉他的樂音始終無法被取代的。 將早已聽到能跟著哼的歌配著曲名與創作故事,將每首歌的模樣鮮明了起來;木吉他演奏專輯很可愛的地方是,有時會附上每首歌的調弦法,或是會釋出在樂譜本裡,而這張專輯竟然連使用的吉他也有寫!赫然發現其中一把很眼熟--”Martin
【雜談】製琴師與她的琴人 – 觀後心得
今天有幸受到 彥作吉製工事 Yen Guitars的邀請一同欣賞翻面映畫 / B-side Film的音樂電影「製琴師與他的琴人」高雄特映場, 果不其然製琴界的前輩們都紛紛現身了,身為只是碰到製琴界邊邊,資歷與作品數量都最資淺的小弟我實在緊張的手足無措,立正站好。 彥作吉製Terry師 然而電影的主軸在於記錄紐約一家集"製琴、修琴、賣琴"一身的店家「卡爾邁街吉他」與店主瑞克凱利(Rick
【雜談】賣油翁調音法
“請問你是有絕對音感嗎?” 此謬讚是許多琴友在看完這個動作後的評價。 如您所見其實並沒有那麼厲害,只是很習慣打開耳朵快速調個八八九九,再對調音器而已; 真的絕對音感是能在鋼琴上隨意按一個音就能立即回答其音名的 這位小弟連和弦都答的出來啊 然而每次撥弦都是一次練習機會,以下是我的練習方法: 1 選一條弦(的音高)作為參考音,用調音器調準它;我選的是第一弦High E 2
<雜談> 商譽,值多少錢?
故事是這樣,一如往常的客人送琴來維修,並自備了一包弦 乍看弦的包裝就先敬佩起琴主的品味了,是個牌子老口碑好的弦 因琴上的弦都被琴主先拆了,必須要裝上弦才能具體評估琴況 於是就現場拆了使用。 這一拆,映入眼簾的一切都充滿了違和感 從弦的顏色、觸感、彈性,乃至實際彈奏起來的感受都明確的透露著不同之處 哪一邊是你熟悉的EXP紅銅弦的顏色? 在一陣激烈的心理活動後,我以冷靜的口吻告訴客人 「這只是我的猜測,這個品牌以往有很多仿冒品,依我的使用經驗這並不像是原廠貨; 但是既然買了,也許物有所值,不彷先用用看」
<雜談> 所謂的,手工吉他
從事全職吉他維修工作這些年來,觀察到台灣的手工吉他製琴師可謂雨後筍般的出現 這邊說明一下我所理解的手工吉他定義: 首先你可能會說,手工操作機器也算手工吉他嗎? 機器無疑也是工具的一種,同樣需要人手下去操作 一塊木頭要把它剖成兩半,手鋸跟機器鋸都可以獲得一樣的結果 在預算與場地可以負擔的情況下,使用機器得到更快更好的成品實則無可厚非 但是精確的說,”獨立製琴”一詞比起人們常說的手工吉他更為貼切 而不一定是電動工具的使用與否;當然也是有All hand tool的製琴師存在
【開箱】Dr.Duck's Guitar Neck Rest 鴨子琴枕
大名鼎鼎的鴨子先生最著名的產品就是鴨子油了,在樂器行裡很常見到 但我最喜歡的卻是他們家的琴枕,輕薄可拆卸、調整高度 琴枕本身不容易傾倒,無論自宅用或是出任務都很方便 露天賣場購買連結 原版鴨子琴枕資訊 但是唯一的問題就是不夠高,雖說原廠設定高的是for木吉他,低的for薄桶身或電吉他 實際操作上捲弦器每轉一圈手就會撞到桌子 以及琴頭太接近桌子,必須增加彎腰的幅度而累積疲勞 有鑑於此,我沿用了鴨子先生的設計並改良成增高版 左:低位模式。中:原版。右:高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