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2019 Tommy Emmanauel 台北演奏會

20 5 月, 2019|

轉貼自弦風音樂粉絲專頁 時隔多年再次見識到Tommy本人的現場魅力,十多年後這位老頑童的彈奏速度與爆發力等等等等竟然都比當年更恐怖! 首度來台的宣傳海報 以當時的風氣,Tommy聚集了盛況空前的台灣Fingerstyle聽眾 當年還沒有嚴格要求,湯大叔很熱血的每個人都有簽名+拍照大放送 你沒看錯,我以前頭髮也是挺多的。跟Andy兄一樣。 而Andy則說當年來台北是他人生第一次的海外表演,那時我還沒開始拿起吉他呢! photo from Andy

【雜談】每張專輯的背後

28 4 月, 2019|

其實已經聽過許多許多遍了,我喜歡在不需集中耳力的工作狀態中播放著跟吉他有關的純音樂,江湖稱”Fingerstyle”,”吉他演奏”,”指彈音樂” 隨你喜歡的稱呼,指的都是同一件事 - 一把吉他,一個人彈,不再加入別的聲音。在緊湊的家事、工作兩頭燒到一個段落後,近來總算得以靜下心來翻翻專輯內頁,重新面對面的品味這張專輯。 圖片轉載自"張仲麟 Chung Lin"粉絲頁 曾有音響發燒友問我:你知道世上最美的樂器是什麼嗎?他答道,是人的歌聲。一向不愛聽有歌詞的音樂的我,也在當年惡搞無間道CD Pro2的影片瘋傳下,知道蔡琴唱歌很好聽,用破破的MP3播放器加上文具店的99元耳機都感受的到那股磁性的魅力;所以我並不否認那位發燒友人的答案;只是在我心目中,木吉他的樂音始終無法被取代的。 將早已聽到能跟著哼的歌配著曲名與創作故事,將每首歌的模樣鮮明了起來;木吉他演奏專輯很可愛的地方是,有時會附上每首歌的調弦法,或是會釋出在樂譜本裡,而這張專輯竟然連使用的吉他也有寫!赫然發現其中一把很眼熟--”Martin

【雜談】製琴師與她的琴人 – 觀後心得

24 4 月, 2019|

今天有幸受到 彥作吉製工事 Yen Guitars的邀請一同欣賞翻面映畫 / B-side Film的音樂電影「製琴師與他的琴人」高雄特映場, 果不其然製琴界的前輩們都紛紛現身了,身為只是碰到製琴界邊邊,資歷與作品數量都最資淺的小弟我實在緊張的手足無措,立正站好。 彥作吉製Terry師 然而電影的主軸在於記錄紐約一家集"製琴、修琴、賣琴"一身的店家「卡爾邁街吉他」與店主瑞克凱利(Rick

【雜談】賣油翁調音法

15 4 月, 2019|

“請問你是有絕對音感嗎?” 此謬讚是許多琴友在看完這個動作後的評價。 如您所見其實並沒有那麼厲害,只是很習慣打開耳朵快速調個八八九九,再對調音器而已; 真的絕對音感是能在鋼琴上隨意按一個音就能立即回答其音名的 這位小弟連和弦都答的出來啊 然而每次撥弦都是一次練習機會,以下是我的練習方法: 1 選一條弦(的音高)作為參考音,用調音器調準它;我選的是第一弦High E 2

<雜談> 商譽,值多少錢?

19 10 月, 2018|

故事是這樣,一如往常的客人送琴來維修,並自備了一包弦 乍看弦的包裝就先敬佩起琴主的品味了,是個牌子老口碑好的弦 因琴上的弦都被琴主先拆了,必須要裝上弦才能具體評估琴況 於是就現場拆了使用。 這一拆,映入眼簾的一切都充滿了違和感 從弦的顏色、觸感、彈性,乃至實際彈奏起來的感受都明確的透露著不同之處 哪一邊是你熟悉的EXP紅銅弦的顏色? 在一陣激烈的心理活動後,我以冷靜的口吻告訴客人 「這只是我的猜測,這個品牌以往有很多仿冒品,依我的使用經驗這並不像是原廠貨; 但是既然買了,也許物有所值,不彷先用用看」

<雜談> 所謂的,手工吉他

23 8 月, 2018|

從事全職吉他維修工作這些年來,觀察到台灣的手工吉他製琴師可謂雨後筍般的出現 這邊說明一下我所理解的手工吉他定義: 首先你可能會說,手工操作機器也算手工吉他嗎? 機器無疑也是工具的一種,同樣需要人手下去操作 一塊木頭要把它剖成兩半,手鋸跟機器鋸都可以獲得一樣的結果 在預算與場地可以負擔的情況下,使用機器得到更快更好的成品實則無可厚非 但是精確的說,”獨立製琴”一詞比起人們常說的手工吉他更為貼切 而不一定是電動工具的使用與否;當然也是有All hand tool的製琴師存在

【雜談】之3 專業價值

5 8 月, 2018|

[自己的音箱自己修] 雖然只是簡單的零件舊化損壞,只要換新的就可再戰十年 But, 需要的背景知識、技術養成與實戰經驗相當的多,諸如判斷損壞原因,尋找合適零件,安全的拆解主機找到患部,用上畢生所學在不影響其它零件下維修完畢,測試完功能再組裝還原。 比起一顆才20塊的零件,"時間"才是最貴的功夫啊!正所謂專業賣的就是0與1的差別🤔 <如何一句話惹怒技師?> 欸這個應該不會太難順便幫我用一下 ----- 我能5分鐘搞定他是因為我花了10年study與try&error,真有那麼容易那你自己來比較快喔~ #高雄專業木吉他維修調整

【雜談】 之2 關於吉他健檢

27 7 月, 2018|

身為一個曾經的吉他玩家、教學者、買賣者,再轉職到維修者、製作者, 這一路的歷程經手過非常廣泛,各種品牌與不同價位的琴, 這些養份使我拿起一把陌生的琴就能大致判斷琴況優劣七八成; 許多客人常常會有「能不能順便幫我檢查一下」的要求, 當然我總是很樂意檢視每把獨特的琴,但是單憑口說與比手劃腳的方式似乎無法完全傳達我的想法, 在聽完我一連串的講解後對方卻也頭昏腦脹了,好像聽得懂卻又可能很快忘記, 索性將問題繼續放著,甚至不知怎麼跟下一手技師說明我曾給過他哪些建議。 在經過這些年的淬練之後,終於將我對於如何判定一把琴的狀況,以書面的形式分門別類, 並將每一個我看的角度清楚的繪製出來,使琴友們也能輕鬆跟上我的診斷。 期待這樣的呈現方式能引導琴友們更深入理解他的愛琴是否健康,以及該如何妥善處理已產生的問題

【雜談】 之1

9 12 月, 2017|

我喜歡中島式的工作桌, 除了將作業區與工具牆錯開,以防任何的手滑使工具掉落砸傷琴, 也倍增了作業區的迴轉範圍,能開啟更多的施工、拍照角度。 當然,這同樣是求診者的視野範圍,能與你們面對面討論、 也不忌諱直接在你們面前施工,期許如此能讓你們在搖滾區感受我將每把琴都當成自己的來對待。 曾有位可愛的客人看我裝拾音器到一半時,數次低聲呼喊著"這哪有簡單,哪有可能自己在家用啦" 半小時能裝好的真的很簡單了啦(笑) #修理人的日常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