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篇【Martin維修】{弦高設定} D-18 Authentic 1939

談到Martin的老毛病,若琴頸狀態是不健康的,下枕又磨到底了

一般很常遇到把Truss rod硬轉到底來勉強平衡一下的做法

但是這麼做對於中高把位的改善很有限,還會使中低把位的打弦機率大幅提高

因為Truss rod的功能並不是用來降低弦高(調弦距)的

這時能做的除了面對他接受他,就剩下2個選項:

1 治標,磨低琴橋讓下枕露出來,再繼續磨下枕,但高把位會嚴重打弦

2 治本,將彎曲的琴頸重新定位

對於不可一世的Martin,而且是使用已久有感情的琴來說,身體髮膚自然是不可毀傷的

方案2不但可以改善手感不佳的老問題,也不會有方案1的副作用

更可以讓共嗚回復到原有水準

雖然工費與施工難度高了許多,但這麼做是必然且值得的

同場加映:【Martin維修】{Neck Reset}{Refret}{更換牛骨下枕} Martin MC-28 (1991)

琴頸角度(neck angle)很明顯跑掉了,Truss rod也轉緊(backbow)很多

下枕尺寸不合而且已經低到不能再低了

縱使琴橋有內建導溝但壓力還是不夠以致共嗚虛弱、疲軟無力

低音弦角度尚可但不足

每條弦乍看之下尚可但共嗚已經嚴重衰減

第一弦可以輕鬆拉起

第六弦亦同

指板面板琴頸交界處有一點縫縫

這邊還好

低音側來到3.3mm

高音側幾乎有3mm

fret磨損的也很明顯

拆掉弦後可以看出backbow相當大,典型的Truss rod轉到很緊來降弦距

拆掉型號牌

基本上Martin內部若是像這樣貼著一塊另外刻著型號的牌子

就是為了藏螺絲的,所以是為較現代的M/T結構(Simple Dovetail)

緩緩的加熱指板

指板退好膠後打蒸氣孔

由於M/T結構的間隙較小,打了第3洞才中

架好退膠治具後開始打蒸氣

退膠完成,比傳統Dovetail輕鬆多了

充滿了白色的殘膠

敷上解膠劑,用砂紙除殘膠多少會改變密合度

Neck heel整型切削

垂直水平都要保持原樣不能跑掉

指板中線

琴橋中線

使用弦的拉力來加強水平方向的加壓

準備補蒸氣孔

因這款指板是Richlite材質,與木粉的顏色有落差

修補完成敲回fret

使用Unbleach下枕重製

打磨好長度厚度後fit進下枕槽

測量板指板弧度為12″

下枕也打磨至12″

八度音成型

由於這根琴頸經久拉已有較大幅度的變形量,reset之後需要後仰較多

鎖回螺絲後貼回型號牌

上弦測試

在弦的拉力下就可以讓整個指板有較為平整的直線了,還能保留適當的relief

下枕最後拋光成型

下枕已有足夠但又不超過的高度來製造弦壓

heel密合檢查

低音側設定在2.4

高音側設定在1.9

這樣一來不但有合理又舒適的手感,下枕也留有足夠的高度供日後磨低

就能有足夠的弦壓驅動面板,共嗚就全部回到我身邊啦!

番外篇:力木脫膠

才想說共嗚已經改善很多了,但覺得琴體的震動回饋還是沒有印象中Martin該有的水準

果然簡單敲兩下發現背板力木開了,細查下幾乎全裂啊啊啊啊啊

於是乎各種黏,這把琴晚了七天回家

背板力木真的不可輕忽他的共獻,總算聽到馬丁該有的音色了,再戰數十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