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對Martin的記憶應該要回溯到高中時期,當時的我非常著迷日本樂團Mr.Children, 主唱櫻井和壽在演出時總會背著一把木吉他彈唱,寬寬胖胖的看起來很不起眼,琴頭logo看不清楚也不夠酷炫,中二的我總希望他能拿回Gibson.
上了大學對吉他有更多了解後才知道那把琴原來是鼎鼎大名的Martin D-28 (因為是訂製的,有著特殊的護板樣式),加上Eric Clapton 1992年那場Unplugged太過經典,那時常窩在學長的租屋處看著EBAY上買不起的000-28EC流口水。終於有機會實際彈到是在嘉義市新開不久的OO樂器行,一天傍晚和學長經過時店裡正中央擺了個玻璃櫃,裡面放了一把D-28, 和老闆交涉一番後同意讓我們彈彈看,但不知是期望太高還是弦太舊,只覺得普普通通沒特別驚艷。雖然現在想起那般煞有其事的「鎮店之寶」有些可愛,但對那時的我們來說也算是大開眼界,我永遠記得當時掛在牆上的Elixir弦一包要價$900,而民雄OO樂器行一包M170竟然賣$500!某次放假回台北在金螞蟻買只花了$150,回去和老闆說怎麼價差這麼大還被念了一頓,傻眼的同時也對城鄉差距有著深刻的體會。
後來深深迷上馬丁是因為某次和學弟JJ Fu在金螞蟻彈到一把特別的000-28EC, 小小的琴身卻傳出不可思議的巨大震動當場把我嚇傻!我非常肯定那把琴一定有什麼魔力,那份感動直到現在仍記憶猶新,那時也常看著董老師網站介紹他的收藏琴流口水:
對我的吉他測評(上)- Santa Cruz / Martin D35 / Taylor 914C
直到退伍後工作了一年,總算勉強存了筆錢可以入手第一把馬丁,在當時(2010年)台灣實在沒有太多專業資訊可以參考,樂器行進貨也都是標準型號為主,於是我開始從國外論壇大量吸收相關資訊,最後花了九萬多請樂器行幫我訂了一把HD-28V, 等了快兩個月才拿到。
這把琴顛覆了很多我對馬丁的想像,外觀復古典雅,木紋直密,重要的是它的聲音和我之前彈過的標準型號很不一樣,巨大清澈的聲響彷彿琴箱裡完全淨空,共鳴毫無阻礙,顆粒帶有明顯的銳利度和高解析度,沒想到光是力木前移就能給聲音帶來這麼大的變化,這也是我後來開始潛心鑽研規格的起點。
這是當年少數和他的合照之一,每次彈奏都不禁讚嘆,啊,原來這就是最經典最純粹的吉他聲音!
在朋友家開箱時拍的琴頭照,請忽略後面學長踩著床墊XD 漂亮的545E硬盒讓當時的我印象深刻,多花一些錢升級到Vintage系列果然是對的。
好直好密的Sitka木紋和復古Long Saddle, 超過100分!
好懷念光是看著這樣的印玫就能感動發呆一整晚的日子。
經典的鑽石方塊指板inlay和Herringbone魚骨邊飾。它的琴頸是1-11/16″寬的改良式V型(Modified V),稍微習慣一下後便會對它上癮。
復古開放式弦鈕在當時台灣的吉他裡並不多見,也是我最著迷的規格之一。
可惜當年擁有它的時候幾乎沒有留下什麼紀錄,只有這個畫質悲慘的影片,改編Spitz樂團的名曲「猫になりたい (想變成一隻貓)」。
兩年後因為要客製另一把夢想中的D-28而便宜將它賣掉,光是想到就覺得心痛。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