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Martin曾經有自己調整琴頸鋼筋的經驗,那麼也許遇過一個問題:扳手不夠長!
但其實Martin有一段時期(概略是198x到199x),使用普通長度的扳手就碰的到調整口,同時這種鋼筋只有”單向”的功能。
如果你的Martin曾經有自己調整琴頸鋼筋的經驗,那麼也許遇過一個問題:扳手不夠長!
但其實Martin有一段時期(概略是198x到199x),使用普通長度的扳手就碰的到調整口,同時這種鋼筋只有”單向”的功能。
調整口很淺
簡單來說,最常見的”雙向鋼筋”就是轉到底可以把琴頸變凸,反方向轉到底變凹,這也是經常被用來快速調整弦距的一種手段,本文暫且不談論這種方法正確與否;而單向就只有一邊可以轉緊讓琴頸變凸,反方向轉到底則會有螺帽掉出來;是的,並沒有把琴頸變凹的選項。使用單向鋼筋常見琴款還有Lowden, 以及調整口在琴頭的Taylor, Gibson等。
簡單來說,最常見的”雙向鋼筋”就是轉到底可以把琴頸變凸,反方向轉到底變凹,這也是經常被用來快速調整弦距的一種手段,本文暫且不談論這種方法正確與否;而單向就只有一邊可以轉緊讓琴頸變凸,反方向轉到底則會有螺帽掉出來;是的,並沒有把琴頸變凹的選項。使用單向鋼筋常見琴款還有Lowden, 以及調整口在琴頭的Taylor, Gibson等。
原本的琴頸曲度飆到20,鋼筋也轉不動了
弦距也快破表
單向雙向亦沒有絕對的優劣,製琴師大多同意單向鋼筋因體積較小重量輕,琴頸木材被置換的總量較少,能保留較原始的木頭共嗚;而雙向鋼筋體積重量都較大,但帶來更好的穩定性與調整空間。所以這段話反過來看,單向鋼筋缺少的就是穩定性與調整空間。
單向雙向亦沒有絕對的優劣,製琴師大多同意單向鋼筋因體積較小重量輕,琴頸木材被置換的總量較少,能保留較原始的木頭共嗚;而雙向鋼筋體積重量都較大,但帶來更好的穩定性與調整空間。所以這段話反過來看,單向鋼筋缺少的就是穩定性與調整空間。
鬆弦後曲度減了10
在過往經驗中,使用單向鋼筋時期的Martin與相近年份生產的Lowden都面臨共同的問題:鋼筋餘量不足。就是琴剛買時很好彈或稍微調整一下就很好彈,過了陣子好像變難彈了一些於是就轉緊鋼筋一下,重覆幾次後發現鋼筋太緊轉不動了。
在我看過的個案裡,琴頸重置(Neck Reset)解決的幾乎都不是所謂的”琴頸變形”問題,鋼筋轉不動了還很彎才是很嚴重的一種琴頸變形,我稱它為”琴頸彈性疲勞”,維修難度是S級的;換言之這種變形造成難按的問題並不是琴頸重置可以處理的。
在過往經驗中,使用單向鋼筋時期的Martin與相近年份生產的Lowden都面臨共同的問題:鋼筋餘量不足。就是琴剛買時很好彈或稍微調整一下就很好彈,過了陣子好像變難彈了一些於是就轉緊鋼筋一下,重覆幾次後發現鋼筋太緊轉不動了。
在我看過的個案裡,琴頸重置(Neck Reset)解決的幾乎都不是所謂的”琴頸變形”問題,鋼筋轉不動了還很彎才是很嚴重的一種琴頸變形,我稱它為”琴頸彈性疲勞”,維修難度是S級的;換言之這種變形造成難按的問題並不是琴頸重置可以處理的。
以本文的案例來說,琴頸使用賽璐璐包邊條與側邊鑲滿了鮑魚貝,致使處理方案增加了巨大的難度,無論只是熱彎處理或是打開指板都非常困難做到無傷復原,琴主亦希望這麼美的琴能保持原樣,只要能比現在好按一些就可以了。
所以我選擇的方案是:繼續轉鋼筋!
以本文的案例來說,琴頸使用賽璐璐包邊條與側邊鑲滿了鮑魚貝,致使處理方案增加了巨大的難度,無論只是熱彎處理或是打開指板都非常困難做到無傷復原,琴主亦希望這麼美的琴能保持原樣,只要能比現在好按一些就可以了。
所以我選擇的方案是:繼續轉鋼筋!
上夾具
原理是這樣:假設琴頸是平的,弦拉緊之後會往上彎,擺一把尺上去觀察琴頸會呈現”凹”的狀態(up bow),這是物體受力後的正常現象,所以需要轉緊鋼琴使琴頸恢復平整;換句話說若弦拉緊之後的琴頸是平的,那麼鬆弦後擺尺觀察就會是”凸”的狀態(後仰, back bow)。
原理是這樣:假設琴頸是平的,弦拉緊之後會往上彎,擺一把尺上去觀察琴頸會呈現”凹”的狀態(up bow),這是物體受力後的正常現象,所以需要轉緊鋼琴使琴頸恢復平整;換句話說若弦拉緊之後的琴頸是平的,那麼鬆弦後擺尺觀察就會是”凸”的狀態(後仰, back bow)。
琴頸兩端用冰棒棍架高,夾子擺中間夾成凸的,鋼筋又能再往前了
如果你曾經有轉鋼筋覺得很緊怕爆掉的感覺,這時把弦鬆掉會發現似乎沒那麼緊了,有變好轉一點,這是因為弦的”凹力”與鋼筋的”凸力”在互相對抗,只要解除掉弦的凹力,鋼筋就可以再往前一點;此時對鋼筋來說琴頸本身也有對抗的應力,那麼再次轉到底了之後,就要重覆放鬆的流程。
如果你曾經有轉鋼筋覺得很緊怕爆掉的感覺,這時把弦鬆掉會發現似乎沒那麼緊了,有變好轉一點,這是因為弦的”凹力”與鋼筋的”凸力”在互相對抗,只要解除掉弦的凹力,鋼筋就可以再往前一點;此時對鋼筋來說琴頸本身也有對抗的應力,那麼再次轉到底了之後,就要重覆放鬆的流程。
但是弦已經鬆啦!因為拉緊弦是不可能讓琴頸從平變成後仰的,所以順著上彎(凹)→平整=放鬆的邏輯,平整→後仰(凸)同樣也有放鬆的效果,所以只要想辦法把琴頸夾成凸的就行了。
但是弦已經鬆啦!因為拉緊弦是不可能讓琴頸從平變成後仰的,所以順著上彎(凹)→平整=放鬆的邏輯,平整→後仰(凸)同樣也有放鬆的效果,所以只要想辦法把琴頸夾成凸的就行了。
兩次放鬆後轉緊鋼筋可以讓琴頸恢復到凸的狀態了
弦拉緊之後加回去的數值一樣是10,並且落在理想的5
弦距已有明顯改善,再微量打磨下枕到目標高度就恢復演奏性能了
– 本篇完 –
圖文皆為【吉他修理人】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