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札記 #2】
本來只是定期幫客戶整理一批琴,卻毫無防備的發現其中有一把氣質非凡的精品,是沒見過卻非常獨具個性的琴”Roggero”,初見就留下深刻印象。
【維修札記 #1】
-前言 由於全影像的維修記錄製作的時間成本高,也並不是每項維修都適合錄影,照片還是有他方便快速好發揮的地方。
【Records #1】Greenfield GF
■ Bridge Lift
■ Brace Loosed
■ Top Crack & Finish Repair
【LeChant】{力木開膠}{面板整形}{安裝JLD} LY-JC50A
⚠️案主敘述⚠️ ◾️ 弦距比起剛買時愈來愈高,演奏困難無法承受 ◾️ 音色共嗚空空的 ⚠️診斷⚠️ ◾️ 原始琴體幾何的設定琴頸仰角Neck Angle稍不足,以致新琴調整時需將下枕磨稍低 ◾️
【Martin】{重製牛骨下枕}{琴橋幾何校正} D28 Authentic 1941
⚠️案主敘述⚠️ ◾️ 下枕嚴重前傾,雖音準無明顯影響但外觀上看著不踏實 ◾️ 弦距(高)太高,手感不佳 ⚠️診斷⚠️ ◾️ Martin復古式的Long Saddle相較於現代多數吉他的設計,長度長很多 此種設計對於琴橋的抗拉性有顯著的減低,更甚者琴橋會延著下枕槽開裂
【Taylor】琴橋開膠 416ceLTD
相較於墨廠Taylor的Baby及GSmini系列幾乎每把都會有琴橋開膠或面板膨脹的問題 原因請見【Taylor】{琴橋脫膠}{琴椼拋光} Taylor BT-2 美廠Taylor在我的職涯裡很少遇到這類問題 詢問之下卻發現案主已經送回原廠(台灣的Taylor原廠授權技師)兩次了 並且在第一次送修後就有開始使用防潮箱,然而原廠建議是不用特地鬆弦的 於是在正常的使用與防潮箱的加持下仍然又裂了第二次 然後再送修,這次卻在防潮箱裡閒置了將近1年的時間後發現又裂了第三次 由於原廠的業務量大,送修的時程較久,案主就輾轉找上了我來處理
【Taylor】{面板撞裂修復} {補漆作業} GSmini
撞擊點受到了明顯的擠壓 因面板內側為了增加共嗚做了挖槽處理,成為相對脆弱點 沒有包邊的保護面側板容易開裂 加壓膠合 面板整形與膠合後,碎裂散逸的部份以漆補到平 外觀上勢必會有痕跡但摸起來是完全平順的 完成
【綜合維修】{琴橋改裝}
功能至上! 穿弦式琴橋雖然對聲音有不同的貢獻 但是這顆橋厚度做的不夠,導致沒有足夠的剛性 於是就被弦給拉裂開了,第六弦整個逃走中 由於厚度不夠,直接黏回並不能增加剛性,弦還是會逃走 於是乎在不在乎外觀也節省預算的考量下把裂痕就放著,直接打洞改成常見的弦釘式琴橋 近看可以發現除了裂開還有不同程度的變形 第六弦的上壁實在太薄了 已經裂到第2弦來了 先打出六個垂直引孔